肠粘膜通透性高的婴儿或更易经由母乳喂养途径感染HIV

2013-06-07 21:21 来源:丁香园 作者:潘风雨无阻
字体大小
- | +

感染和未感染HIV的不同年龄婴儿血浆LPS水平

在母亲感染HIV-1且经由母乳喂养的婴儿中,尽管他们在数月内摄取了含有HIV-1的母乳,其中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不会感染HIV。小肠通透性的增加可能有利于HIV在母乳喂养中的传播,而胃肠道的感染、营养不良和人工喂养都会影响肠粘膜屏障的成熟,增加肠道的通透性。这也许可以解释混合喂养的HIV感染风险比纯母乳喂养要高。一项研究显示,3月龄时,非洲婴儿的肠通透性比欧洲婴儿高,而12月龄时,非洲婴儿的肠通透性是欧洲婴儿的5倍。然而,传统评估肠通透性的方法是通过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进行的,而这在婴儿中是难以实行的。
 
由于肠屏障的破坏,导致细菌或内毒素通过肠粘膜从肠腔内转移到体循环中,这就是微生物易位,可通过测量血浆中LPS的水平来进行量化。因而血浆LPS水平的升高预示着肠粘膜完整性的破坏,这可在胃肠道微创手术、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疾病、炎症性肠疾病和HIV感染中发生。为了验证肠道微生物易位与母乳喂养所致HIV感染风险的升高有关,来自亚特兰大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Athena P. Kourtis等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研究发现,肠粘膜不完整可能有利于HIV在母乳喂养中的传播。
 
研究者对来自BAN研究(Breastfeeding,Antiretrovirals and Nutrition Study)的HIV接触感染和未感染婴儿的一系列样本进行研究,测量了血浆LPS水平和免疫活化标志物。
 
结果显示,婴儿的血浆LPS水平在24周断奶后有所增加。采用磺胺甲基异恶唑预防与血浆LPS水平的升高有关(p=0.004)。此外,HIV感染婴儿的血浆LPS比未感染婴儿要高。感染前血浆LPS水平是婴儿通过母乳喂养获得HIV感染的一个重要的预测因子(HR=1.6),也预示着婴儿寿命更短(p=0.02)。
 
研究发现,肠屏障完整性的破坏可能导致婴儿通过母乳喂养获得HIV。而断奶和使用抗生素预防与微生物易位水平的升高有关,可能有利于HIV通过肠进入体循环。因此,增强婴儿肠粘膜完整性的辅助方法可能有助于减少HIV在母乳喂养中的传播。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panxinl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