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研究揭示艾滋病毒突破机体免疫防线的调控蛋白

2012-08-06 17:28 来源:丁香园 作者:PRESS
字体大小
- | +

近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华堂研究组的郭彦等人研究发现,决定艾滋病1型病毒感染和致病能力的调控蛋白Nef,对广泛分布于黏膜下的树突状细胞有抑制作用。

据郭彦介绍,首批艾滋病患者自1981年发现以来,历经30多年的研究。但是,艾滋病1型病毒(HIV-1)导致免疫缺陷的细胞和分子机理,特别是调控蛋白Nef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功能的影响,一直是个有争议和悬而未决的基本问题。

树突状细胞发现于1973年,具有强大的摄取和处理抗原的能力,是免疫应答反应全过程的启动者和调控者。由于树突状细胞广泛分布于黏膜下,并表达于HIV-1的受体,所以在HIV-1通过性途径侵入肛肠和生殖道黏膜的过程中,树突状细胞既是机体第一道防线上处于最前哨的“第一免疫细胞”,也是可被感染的“第一靶细胞”。

因此,HIV-1病毒本身及其蛋白组分在侵入体内的第一时间,即可通过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开始干扰和破坏整个机体免疫反应。但是,由于实验体系和方法等原因,HIV-1关键的调控蛋白Nef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一直有正反两方面互相冲突的研究结果。

通过简明的实验体系,研究人员发现,持续高水平表达的Nef,遏止了单核样前体细胞THP-1向树突状细胞的分化成熟,证明了Nef对树突状细胞的抑制作用。

该研究结果或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艾滋病1型病毒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相关论文已于日前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jia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