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非典”10年:伤痛与重生

2013-03-26 17:30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
字体大小
- | +

叶钧强病愈后出现了肺部纤维化的后遗症。每年国庆节后到第二年的“五一”,他都会持续咳嗽。这种病需要吃一种叫“富露施”的药。但价格较贵也无法由医保支付,叶钧强只吃过一个月的捐赠免费药。“我以前身体很好,在球场上踢后卫,现在差很多,附近的小山都爬不上去。”叶钧强说。

“非典”之后,叶钧强把呼吸内科学、感染病学和危重症医学当作自己的专攻方向。2003年他去广州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进修一年,2006年又在军区总医院的ICU进修学习6个月,2007年到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参加国际技术培训。“人类的历史已经有数万年了,但对于疾病、病毒的科学研究不过是近代以来的事情,未知的东西依旧很多。经历了‘非典’后,我更愿意把精力用于探索这些未知的领域,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的多一些。”叶钧强说。

河源人民医院的历史很久,其前身是瑞士巴差色教会在1906年创办的仁济医院。在“非典”爆发的2003年,医院的规模很小,只有200张病床,位于老城中心,要服务300多万人。河源地处山区,也是广东相对落后的区域。医院设施差、待遇低,很难吸引人才。医院副院长王步云回忆说,当年副主任以上职称的医生全院才有9个人。

“非典”中,基层医院能力不足的问题暴露出来,救治能力弱,规模小,设备落后,消毒、感染管理不规范。2002年,河源市医院还没有一台标准的救护车。“说好听了是救护车,其实就是金杯面包车把后面的座椅拆掉。”叶钧强说。

“非典”之后,广东省开始投入资金加强了地方医院的建设,平衡医疗资源。“我们不能总把病人往广州送吧。”副院长王步云说。

2006年新医院在城市新区开工建设,一期投资3.5亿元,按照三甲医院的标准设计,2009年建成启用。原老医院留给了市中医院使用。新医院的病床数从此前的200张上升到了700张。还新建了一座4层的感染楼,按照负压病房设计,有94张病床,以应对呼吸类传染病。今年开始新医院的二期建设,建成后病床将增加至1500张。在王步云看来说,医院壮大后最明显的效果是能吸引和留住人才了。10年间,医院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直线上升,由9人增加到了173人,今年申报后要达到200人。

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新院区开始运营。新院有200亩地大,面积是市中心老院的十几倍,一期建设了200张病床以及一层独立式的ICU病房。二期工程完工后,总病床数将达到1000张。这家医院的历史也很长,其前身是成立于1921年的市立传染病医院,是一间基督教会医院。

2003年“非典”期间,第八医院是广州市收治“非典”病人最多、时间最长的医院,总共收治了确诊和疑似病例413例(其中确诊265例),接近广州总确诊1283例的1/4。其中收治的第一、第二代病人较多,传染性较大。其中就包括转过两次院、传染了120多人的周姓“毒王”。

但在收治病人的过程中,第八医院遇到巨大的挑战,病房、设备、资源都比较落后,往往要用各种“土办法”解决问题。“长期以来传染病医院的建设相对滞后,条件与环境是比较差,国家也不太重视,没有什么投入。”第八医院院长尹炽标说。在广东省整体医疗格局中,传染病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也暴露明显,尤其缺乏呼吸类传染病的医疗设施。但“非典”第二年,第八医院的新院工程就开始立项,迅速上马,一期工程投资4.1亿元,二期建成后总投资达到10亿元。

现任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的唐小平,当时担任第八医院院长,刚刚上任两个月。他从传染病医生做起,历任科主任、副院长、院长。2003年1月31日是腊月二十九也是除夕(这一年没有年三十),唐小平中午还在番禺与艾滋病患者聚会。他有一个习惯,每年春节都会和艾滋病人吃饭。中午他就接到了市卫生局的紧急通知,下午开会,通报“不明原因肺炎”的情况。“此前已经听说了佛山、河源、中山的病例,我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赶在春节前开紧急会议都不会有好事。”唐小平向我们回忆说。

唐小平立即指示时任副院长尹炽标去开会。尹炽标在第八医院已经工作了20多年,在唐小平担任市卫生局副局长后,他成了医院的院长。尹炽标回来告诉唐小平,上级通知我们准备接收病人。“当时我们没见过病人,也不知道会有多少病人。我心里稍微犹豫了一下。因为‘非典’是呼吸方面的传染病,我们主要病人是肝炎和艾滋病,呼吸疾病救治能力弱,比不上有胸科的医院。不过卫生局认为我们是传染病医院,更有资格接受。所以我们就责无旁贷地承担了下来,成为收治‘非典’定点医院。”尹炽标说。

但实际上,在当时尽管第八医院是传染病医院,但其硬件水平并不足以应对“非典”。第八医院只有一座住院楼,肝炎、艾滋病和一些杂病都住在其中,隔离条件不理想。在当时连中央供氧都没有,更不要说负压病房。大年初一早上,例行的中层干部团拜会变成了抗击“非典”动员会,唐小平在会上说;“广州八院能否完成胜利完成政府交给的任务,能否笑傲江湖,就看大家的努力了!”

于是,除夕之夜医护人员加班腾空了一层楼,作为“非典”隔离病房,清空一些病号,并连夜准备医疗用品和防护用具。后勤人员开始加班做口罩、隔离衣和帽子。第八医院有一种自己制作的口罩,有12层棉纱,曾用来应对流脑、流感类呼吸类传染病,效果很好。医护人员也取消了休假,上岗待命。

大年初二医院开始收治病人。最开始来3人、5人,然后7人、10人,最多的一天收30多人。开始准备的一层楼,很快就满了,马上就开第二层、第三层。最多的时候同时有三层半楼作为“非典”病房。每层45名病人,总共接近150名病人。最多的时候有30多个人同时上呼吸机。这些病人几乎个个都要吸氧,当时医院还没有中央供氧设备,都要依靠推氧气瓶过来。一名护士上一个晚班,要换一二十瓶氧气,还要抢救插管,工作量非常大。

病人病情的加重,又引发了另一个重要问题:没有正规的ICU重症监护室。“好多重症病号以前就是在一个病房里,一个单间加上些监控仪和呼吸机。所以后来的重病号我们抢救起来就不太顺手,因为重症病人需要插管,维持呼吸,还有监护,我们的地方就不够用。”尹炽标说。另一方面,ICU病人需要24小时监控,要求整组的受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对他们的抢救技能要求比普通医生要高很多。但当时第八医院也没有这样的队伍,护理人手不足,通常采取巡房的方式。

在当时的条件下,唐小平和尹炽标立刻组建了临时ICU。把重症病人集中起来,每个床配上呼吸机及其他抢救和监控设备,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力量,两三个护士专管一个病房。第八医院的人手不够,在市卫生局协调下,从市一医院调来赵子文和王凯医生加强呼吸科的力量,各市属医院先后调来60多名护理人员,共同组成了一只“多国部队”。

在当时的条件下,避免感染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任务。最危险的工作是给病人上呼吸机,这时要把病人的口撑开,把管子插进气管内,医生和病人的距离几乎是零距离。病人受到刺激往往会咳嗽,含有大量病毒的飞沫和呼吸道分泌物就会喷向操作的医生、护士。

“2月6日我们开始出现第一位医务人员发烧,后面到了2月19日,有10名医生、10名护士一共20人病倒。其中有我们感染科主任蔡卫平。”唐小平回忆说,“他开始有点发烧,以为没什么事,还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但后来一下加重,就转去了‘呼研所’治疗。蔡医生1.8米的身高,魁梧健壮,病情重的时候,一杯水都无法自己端起来。”最艰难的时候,唐小平想到的最差的结果,就是医院有可能要封闭关门。

医护人员陆续倒下感染,让唐小平和尹炽标确实感到紧张。与传染病打交道多年,无论霍乱、登革热都积累了丰富的应对传染的经验,但对于“非典”却心里没数。

恐惧更多源于未知。“不知道病原是什么?病是从哪里来的?都说是通过呼吸道传染,但似乎也不仅仅通过呼吸道传染。”尹炽标说。他也怀疑病原是病毒,“因为衣原体用强力霉素治疗两天三天肯定好,即使是最顽固的衣原体,也肯定会有变化的,哪怕是很小的变化。但实际上用抗生素一两周都没作用”。

为了解决传染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改善空气循环,形成空气的单向流通,医护与病人有各自的通道。但当时情况下不可能对病房进行全面的改造。于是唐小平、尹炽标就构思了一个“土办法”。医护人员从东梯上来,走中间的通道进入病房,病人从西梯门诊进来,上了电梯以后,从两边进到病房。这样中间通道就变成密封结构。每个病房外走道都加了一个排气扇,抽气出去,形成主动的定向排气通风,就不会出现空气的反流。这样中间医护人员的通道接触的都是新鲜空气。

施工时最初找不到人,没人敢来干活。唐小平、尹炽标最后找到并说服了以前在这里做过维修的包工头,工人们穿上隔离衣帽进去施工。随后,病房内又增加了空气消毒器,使用移动紫外线照射,以及加强擦拭消毒。几项措施并举,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住了,他们的心也放下来了。

进入3月后,广东的疫情得到了控制,逐渐进入了尾声。4月,世界卫生组织来广州考察,参观了第八医院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没有负压和新风系统的病房竟然要住3个病人。而且除了“非典”病人外,第八医院还要负责住院的艾滋病人以及无法转院的重症肝炎病人。

“非典”之后,政府迅速加强了传染病的医疗资源的建设,将第八医院从拥挤的市中心迁出,在白云区嘉禾开辟新院,硬件全面升级。“政府考虑到我们这个地方太窄了,原先只有一座住院楼,不同的病人没有完全分开,又在市中心,周边没有隔离带,对医院对社区都不合适。”尹炽标说。

新院分为两大部分,共1000张病床,一部分是专门的传染病区,另一部分是综合病区,两个区域中间还有一个很大的隔离带。其中500张病床平时收综合病人,这部分也是完全按照传染病的标准建造。如果传染病的500个床位用完了,就可以随时启用另一半后备。平战结合,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尹炽标告诉我们,在“非典”后,传染病医院的发展也形成了新的认识与共识。一方面,二级以上医院需要设立感染科,每个城市有一个专门的传染病医院。较大的医院可以保留一部分感染科病房,但不宜太多,因为平时并没有那么多病号。另一方面,专业传染病医院要发展为有传染病特色的综合医院。传染病人也会有一些其他病症,最好能够在传染病医院救治,控制在特定区域内解决,而不是将病人转到其他医院。否则不利于对传染病传播的控制。“非典”病人就曾出现过多种情况,肝功能问题、肾衰竭、出血、骨折,还有孕妇。“所以现在的传染病医院不仅是要治疗传染病。它的定位是有传染病特色的综合医院,也要能治疗传染病人的其他病症。”尹炽标说。

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晓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