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6.12 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治策略:抗病毒、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
诊断标准:警惕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的误诊临床诊断:流行病学史结合症状体征确诊: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测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2~3周有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史或当地有本病流行。症状体征 ①腮腺或其他唾液腺非化脓性肿胀,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②剧烈头痛、嗜睡、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非化脓性改变(与其他病毒性脑膜炎相似)。③恶心、呕吐,伴中上腹部疼痛与压痛,局部肌紧张。④睾丸肿痛(常为单侧)。实验室检测 ①1 个月内未接种过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血 ...
-
2012.06.12 手术切口分类与肝病外科抗菌药物的应用
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在于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对于不同类别的手术切口,抗菌药物应用与否、应用种类、应用时间,亦有不同的要求;有基础肝病的外科患者,由于有肝炎、肝硬化等背景,手术前后抗菌药物的应用也有其特殊之处,现介绍如下。一、手术切口分类1. 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 ...
-
2012.06.12 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新规范
一、临床表现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s, AIH)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 多见于女性(70%),各年龄段、各种族均可发病。2 型AIH 常见于儿童, 约20%成人患者60 岁后发病, 发病率为0.1‰~0.2‰,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少数可能发生暴发性肝炎和肝功能衰竭, 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可能无症状。急性AIH 的临床表现为黄疸、关节疼痛、食欲不振和乏力,肝组织活检可能是急性肝炎的表现;部分临床表 ...
-
2012.06.12 变态反应性肺曲菌病4例误诊分析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是嗜酸性粒细胞肺炎的一种以机体对寄生于气管内的烟曲菌(Af发生变态反应为主要特点。在临床上并非十分罕见。据估计在所有支气管哮喘患者中ABPA发生率为6%~20%。在肺囊性纤维化患者中其发生率为0.5%~11%常易误诊或漏诊。延误诊治可导致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肺功能明显减退。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诊断、恰当的治疗和监测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本院近期确诊的4例ABPA报告如下 ...
-
2012.06.12 关注儿童使用感冒药物存在的隐患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FDA )在2007年底宣布 针对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婴幼儿服用感冒药致死事故 将重新制订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儿童用感冒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标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 过去2年 美国有1519起因滥用感冒药或咳嗽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婴幼儿病例 其中3 名婴儿最终不治身亡。有调查数据显示 从1969~ 2006 年秋季 全美共有69名儿童死亡与服用抗组胺药物有关 还有使用抗充血剂而导致的54例死亡病例。这两类药物均为复方感冒制剂 ...
-
2012.06.12 临床药师会诊查房指导用药6例
1.合理应用抗生素例1 患者女81 岁。左侧股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骨盆骨折高血压3 级极高危冠心病肺炎。患者肺部感染10 月30 日痰培养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多黏菌素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定、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敏感。医嘱选用0.9%氯化钠溶液20 ml+哌拉西林/舒巴坦2.5 g静脉推注每8 小时1 次0.9%氯化钠溶液100 ml+帕珠沙星0.3 g静 ...
-
-
2012.06.12 慢性胃炎的药物治疗及预防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高。本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男女老少均可罹患,而且病程长,易复发,对健康影响甚大。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的认识有明显提高。慢性胃炎通常按其组织学变化和解剖部位进行分类,近年来还参照免疫学的改变,简略分为非萎缩性胃炎(以往称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特殊性胃炎。与慢性胃炎相关的因素:慢性胃炎的致病因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经 ...
-
-
2012.06.12 嗜中性粒细胞肉芽肿皮肤炎1例
患者,男,26岁。头部,颈部,躯干及四肢成批出现复发性扩展性环状或涡旋状斑块3年。系统性症状包括,低热,多关节痛,久咳,体重减轻,腹痛。皮肤损伤处的病理学检查显示血管周围及间隙嗜中性炎症及胶原的嗜碱性变性。中央渐进性坏死的肉芽肿性炎症及粘蛋白沉积的缺失排除肉芽肿瘤的可能。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清C反应性蛋白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升高。嗜中性粒细胞和肉芽肿皮炎是一种良性,具有明显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多种临床表现形式的皮炎。 ...
-
2012.06.12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后48 h 或原有肺部感染用呼吸机48 h 后发生新的病情变化,临床高度提示为一次新的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或在人工气道拔管48 h 以内发生的肺部感染。VAP 是ICU 患者最常见的感染并发症,直接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病死率增高,有文献报道,建立人工气道的机械通气患者VAP 发病率为16%~60%,病死率高达30%~50%.因此认真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 ...
-
2012.06.12 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及预防措施
现将我科室发生的药物配伍禁忌报道如下:1.抗菌药的配伍禁忌头孢哌酮钠:(1)与环丙沙星直接接触时出现沉淀,环丙沙星静脉滴注后使用同一输液器输注头孢哌酮2.0g+0.9%NS100mL,在更换液体时,发现2种溶液在莫非滴管内出现沉淀。更换输液器,把更换下来的输液管静置2h或摇动,沉淀不消失,说明头孢哌酮与环丙沙星发生了反应,两者存在配伍禁忌。(2)与西咪替丁发生反应:将西咪替丁注射液直接注入头孢哌酮钠1支内,立即出现白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