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05.26 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用药的探讨
【摘要】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治疗中,抗生素是治疗中常用药物之一。如何根据患者病情科学选择抗生素不仅关系到患者治疗的效果,同时也对患者治疗费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抗生素用药分析入手,对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用药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关键词】呼吸内科抗生素 临床用药在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治疗中,抗生素作为重要的治疗药物对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使用抗生素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同时也 ...
-
-
2012.05.26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09 年5 月-2011 年5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的患者80 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治疗慢阻肺的基础上给予异烟肼0.3 g/d、吡嗪酰胺1.0 g/d、利福平0.45 g/d、乙胺丁醇1.0 g/d 进行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的抗结核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慢阻肺的基础上仅给予头孢类抗生素头孢替安、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抗感染治疗。结果:经治疗后,斑片状阴影在 ...
-
-
2012.05.26 双抗体夹心一步法及两步法测HBsAg 的结果分析
HBsAg的酶免疫检验方法根据反应模式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一步法”是将待测样品和酶标记抗体同时加入到反应孔中进行反应,从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大约需要1个小时,而“两步法”则是先将样品加入到反应孔中,待反应结束后再加入酶标记抗体,从而使得待测样品的“捕获反应”和酶标记抗体的“酶联反应”分开进行,从反应开始到结束大约需要2个小时。两步法较一步法相比大大延长了检测时间,降低了检测效率,不利于基层医院的广泛推广。由于H ...
-
2012.05.25 患者,男,40岁,间断发热2年
病史特点:患者,男,40岁,主因“间断发热2年,加重伴鼻衄20天 ”入院。患者于2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5℃,体温高峰出现在下午1点,伴有下肢乏力,体温升高时有四肢关节疼痛,由指、趾端小关节开始,逐渐累及腕、踝、肘、膝、肩等大关节,有时伴畏寒、寒战,数小时后可自行降至正常,就诊于当地医院,予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具体不详),以及地塞米松每次5mg等治疗2-3天后体温可控制在正常水平,约4-5天至10余天后再次发热 ...
-
-
2012.05.25 非典型性肺结核X线、CT诊断与病理分析
【摘要】目的 对采用X线、CT技术对患有非典型性肺结核的患者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7例经病理检验结果证实患有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C3组,平均每组29例。在治疗前分别采用X线技术、CT技术、二者联合检测的方法进行诊断。对3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确诊例数与B组患者基本相同;C组患者的确诊例数明显多于A组和B组。结论 对非典型性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有充分 ...
-
2012.05.25 患者,男性,反复发热头痛两年,再次发作三周
病史特点:患者男性,35岁,个体户,浙江温州人。入院日期:2005.7.12主诉:反复发热头痛两年,再次发作三周。现病史:患者2003年6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头痛,外院拟“颅内脱髓鞘病变”,予强的松治疗后缓解。其后反复发作发热、头痛,一年十次左右。症状较轻时在附近医院补液(具体不祥)治疗能缓解,症状重时至市级医院住院,先后住院六次,多次查CSF白细胞升高,一般予抗生素或激素治疗后症状能缓解。本次于2005.6.18无明显诱 ...
-
-
2012.05.25 肺结核合并耳鼻咽喉结核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耳鼻咽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5年1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9例肺结核合并耳鼻咽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9例患者中多数因耳鼻咽喉不适就诊,其中有8例患者伴有发热、盗汗等较为典型的全身中毒症状;肺结核方面,浸润型肺结核为最多,可占到57.3%,其次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可占到34.7%;浸润型肺结核以男性患者为多见,血行播散性肺 ...
-
-
2012.05.25 关于切口感染因素的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 对4529例普外科手术患者所发生的115例切口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29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感染率为2.54%,术前住院天数、切口长度、年龄、手术种类等是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可预防或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关键词】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切口感染是普外科手术最常见的并 ...
-
2012.05.24 患者,女,高热,全身淋巴结肿大
病史特点:女性,35岁,主因“颈部包块2月,高热10天”于2008年6月10日入院。现病史:2月前,上感服抗生素后约10天出现颈部包块,两侧对称,轻压痛,无伴随症状,超生示:全身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融合。结核抗体(-),PPD(-),抗心磷脂抗体(+),予“可乐必妥”、“希刻劳”治疗一周无效,1月前行淋巴结活检,我院病理科怀疑淋巴瘤,友谊医院、武警总院及北医三院均考虑为病毒感染反应性增生,观察一周无变化。于入院前20天开始服用“强的松 ...
-
2012.05.24 患者,男,发热、肝脾肿大、黄疸、心内膜炎、慢性Q热
病史特点:患者男,41岁,农民,06年发现肝脏增大,巨脾,查ALT100u/L,06年当地县医院行脾切除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可,病理提示充血性脾亢(未见结果)。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切脾术中输血。无外伤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生长于原籍,否认放射线及毒物接触史,否认疫水疫区林区接触史。4年前去南非旅游。长期吸烟史,1包/日X15年,长期间断饮白酒史15年。戒烟戒酒一年。患者07年4月初劳累后出现持续 ...